今年以來,來賓市以“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為主線,統籌推進產業升級、項目建設、園區發展和企業服務等重點工作,工業經濟以“穩”的基礎、“進”的態勢、“新”的動能,在高質量發展賽道上加速奔跑。 “政策賦能+服務增效”,工業穩增長底氣足 今年以來,來賓市將穩增長作為工業經濟發展的“壓艙石”,全面落實自治區一季度、二季度工業穩增長政策,1—5月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8.9%,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預計1—6月全市完成工業投資72億元,超額完成60億元目標。 政策落地離不開機制創新。來賓市健全企業服務“四張清單”機制,對標“惠企紓困”專項部署,將服務觸角延伸至產業發展各環節。“五千九百”產業中,紙基新材料、金屬新材料等板塊表現亮眼,分別實現73.9%、23.4%的兩位數增長,合計拉動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10.2個百分點。 為破解企業發展難題,來賓市建立問題協調解決機制,累計幫助24家企業融資7400萬元,協調解決企業問題115個;指導155家企業爭取獎補資金3479萬元,為企業穩產達產注入“強心劑”。同時,圍繞打造一流營商環境,開展八大調研服務,市四家班子領導帶隊服務企業超250家次,建設運行企呼政應AI智能服務平臺。 “政策紅利+精準服務”的組合拳,讓來賓工業經濟底盤更穩、韌性更足。 “項目攻堅+結構優化”,產業升級跑出加速度 走進來賓市三江口新區,仙鶴二期項目建設現場機器轟鳴,項目加速推進;不遠處的銀海鋁業廠區,高純鋁一期項目生產線滿負荷運轉……這是來賓市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生動縮影。 來賓市建立工業投資“四張清單”,以清單化管理、全周期服務推動項目建設駛入“快車道”。今年以來,仙鶴二期、廣投能源大數據等18個重點工業項目陸續開工,銀海鋁業高純鋁一期等9個項目竣工投產,形成“開工一批、建設一批、投產一批”的良性循環。此外,承辦“桂在益企”設備更新對接活動,成功組織廣西1828大健康產業園項目申報“雙百雙新”項目庫,指導52個項目入選自治區“千企技改”清單。 產業結構調整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來賓泛鋁件制造基地加快建設,匯眾汽車、玉柴長源等項目入場開工,廣西汽車集團項目獲自治區先進制造業集群項目公示;雄富紙業設備安裝緊鑼密鼓,竹纖維項目前期工作有序開展,紙基產業正向千億產業集群布局邁進;推動仁新新材料二期等5個項目開工、昊賓新材料一期等4個項目竣工,新引進中磊科技等4個項目,計劃總投資17.46億元,碳酸鈣產業持續延鏈補鏈。 林木加工、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等領域同樣亮點紛呈。比如,舉辦“天下來賓 萬眾矚‘木’”招商活動,新簽約鴻福木材項目,合山高端環保免漆生態板項目一期投產,凱立森工實木生態精板項目開工建設;匯萃本草瑤藥健康產業園建成投產,葫蘆娃藥業植物提取項目、銘磊二期完成主體工程;新引進康萊米電子年產100萬臺平板電腦和智能終端電子產品項目。 上半年,金屬新材料預計產值145億元,超額完成120億元目標;紙基新材料預計產值47億元,超額完成45億元目標;食品加工業預計產值63億元,超額完成60億元目標,“五千九百”現代化產業體系步伐更穩。 一個個新項目、新產能,不斷推動來賓產業結構向中高端躍升。 “數字賦能+創新驅動”,培育發展新優勢 今年以來,來賓市制定《“人工智能+制造”工作方案(2025-2027)》,組建企業技術服務團隊,實現規上工業企業線上“智改數轉”診斷全覆蓋。線下精準服務120家重點企業,挖掘20個應用場景,開發2個垂直大模型,入選“人工智能+制造”優秀案例14個、“人工智能+制造”優秀產品3個、垂直領域模型1個,數字化轉型成效顯著。華恒礦業等4項目獲自治區扶持資金630萬元,華潤水泥等企業獲自治區智能制造標桿企業榮譽,全市新增自治區智能工廠或數字化車間3家,海螺環境科技獲2025年自治區50萬元資金獎勵。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目前,全市已培育創新型中小企業63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6家,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2家。1—6月,新增上規入統工業企業31家,超額完成“雙過半”任務。 園區是產業集聚的重要載體。我市按照自治區“園區改革創新”工作部署,完善園區管理運營機制,來賓經濟技術開發區獲批復設立,同時推動來賓三江口產業園區與北投集團合作建設綠色化工園區。上半年新簽約項目51個,投資總額約243億元,制造業項目占比提升至60%以上。預計上半年全市產業園區規上工業總產值463億元、增長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