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畢業生是保就業、穩就業的重點群體。我市高度重視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通過一系列實招、硬招,全力推進青年就業創業工作,從就業指導到政策扶持,從招聘服務到兜底保障,全方位助力高校畢業生歸“來”留“來”,為城市發展注入青春活力。 廣西科技師范學院2025屆畢業生趙之恒是山西籍學生,近日通過我市一所學校的教師崗位招聘考核,是高校畢業生歸“來”留“來”的一個縮影。“這幾年在來賓,感覺這座城市對年輕人的包容度很高,對青年教師的培養體系也很完善,我相信能把所學知識真正用到實處。”趙之恒說,幾年大學生活讓他愛上了來賓,希望在此扎根成長。 近年來,我市以“政校企合作”為關鍵抓手,大力強化“學子歸‘來’”服務平臺建設。以廣西科技師范學院為試點,合作范圍逐步拓展至廣西大學、廣西民族大學等8所高校,設立“政校企”合作工作站,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歸“來”發展。目前,我市聚焦就業指導、人才招聘、人才培養、科技研發等領域,與23家企業展開全方位合作。 “我們通過搭建合作平臺,為高校畢業生和企業牽線搭橋,讓學子們看到來賓的發展潛力,吸引他們留下來。”市人才服務管理辦公室副主任卓少寒表示,人社部門一直積極向企業宣傳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優惠政策,持續落實基層就業、企業吸納、自主創業等政策,穩定“學子歸‘來’”就業創業環境。今年以來,全市128家見習基地開發崗位345個,發放就業見習補貼344.325萬元,為企業吸納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依托“學子歸‘來’”服務平臺,我市開展豐富的線上、線下就業創業指導服務。人社部門通過政策宣講“面對面”、現場招聘咨詢等形式,將公共就業服務送進校園,今年上半年開展就業指導活動7場次,為320余人次提供現場就業指導。今年我市還計劃招募“三支一扶”人員102人,報名人數達3089人,7月5日已完成筆試工作。 “這種就業指導很實用,讓我對家鄉的就業政策和企業需求有了更清楚的認識,也讓我堅定了回到來賓發展的想法。”南寧學院2025屆畢業生韋麗紅說。 為拓寬就業渠道,我市深入挖掘企事業單位人才需求,并結合留桂就業計劃、高校畢業生就業百日攻堅行動等,及時發布招聘崗位信息,開展線上、線下招聘活動。今年上半年,全市共開展招聘活動14場,其中網絡招聘8場、現場招聘5場、“直播帶崗”1場,組織442家用人單位攜19363個崗位參加招聘,先后收取簡歷4479份,初步達成就業意向973人。 除此之外,對于離校未就業的本地高校畢業生,我市將繼續加強跟蹤服務,做好“1131”實名制服務(即1次政策宣介、1次職業指導、3次崗位推介、1次技能培訓或就業見習);對脫貧家庭、低保家庭等困難畢業生,實施“一人一檔”“一生一策”精準幫扶。 下一步,全市有關部門將持續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公共就業服務、困難幫扶服務、工作協同服務,助力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