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多地出現突破歷史極值的降雨、水位等極端天氣,如同一聲聲警鐘,時刻提醒著我們:必須樹牢應對極端天氣的極限思維。在防汛減災這場硬仗中,極限思維絕非危言聳聽,而是我們戰勝各類風險挑戰的經驗總結。正是憑借這種“從最壞處著眼,向最好處努力”的清醒認知,我們才能在一次次風險考驗中打贏“有準備之仗”。 以極限思維筑牢防線,前提在于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加強風險監測和災害預判,精準研判汛情雨情,及時排查風險隱患,全力做好宣傳防范。同時,要強化氣象、地質災害等監測預警,運用互聯網、手機、電視、廣播等媒介,提高降雨、臺風、山洪、泥石流等預警預報覆蓋面,牢牢把握防汛減災主動權,確保問題解決在萌芽之時、成災之前。 以極限思維迎戰汛情,核心在于精準研判、迅速響應,深入研判本地區、本單位是否有未知的風險隱患,應該采取哪些措施,如何積極有效應對。要強化監測、預警、值守,不斷完善工作預案,提升應急響應速度,聚焦江河湖庫、河流堤壩、尾礦庫、險工險段和易發生地質災害的重點部位,對存在的問題隱患再排查、再整治,切實做到險情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 以極限思維應對風險,關鍵在于強化保障、嚴陣以待,加強對洪澇災害、地質災害等各類災害的認識,積極組織開展應急救護技能培訓和逃生避險演練,提升防災減災綜合素養。要強化物防建設,夯實人防基礎,做好主動、提前、預防避讓工作,在災害發生時盡可能降低生命財產損失。要強化力量預置,根據洪澇災害搶險救援需求,提前布防應急處突力量和物資裝備,確保一旦發生險情能夠及時開展水域救援、搜救解困、險情處置等工作。 當前正處于防汛減災關鍵期,防汛形勢嚴峻復雜。各級領導干部要牢固樹立極限思維,時刻繃緊防汛救災這根弦,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搶大險、救大災”,把各類風險隱患考慮得更多、更深一點,把各項措施落實得更細、更到位一點,把各環節責任壓得更緊、更實一點,盡最大力量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