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歲欣然至,萬象始更新。在這滿懷希望的起點,回首過往,展望前路,我立志成為更有愛心的老師,在教育征程中收獲更幸福的自己。 教育,是一場美好的邂逅,而愛,恰似其中最為璀璨的星光。過去,我在教學中傾盡全力傳遞知識,卻偶有疏忽,未能洞悉每個孩子心底對愛的渴望。 記得那次,瑩瑩在英語課上戴著無線耳機聽音樂。英語老師批評她時,她竟沖著老師大喊:“你不讓我戴耳機,我偏要戴!”隨后便奪門而出。聽聞此事,我很生氣,氣的不是課堂戴耳機這一行為,而是她對英語老師的惡劣態度及對學校紀律的公然漠視。 當天下午,我將瑩瑩請進辦公室。她一臉倔強地仰著頭,眼中滿是不屑。站在我面前,還故意扭頭看向一邊,微微下撇的嘴角仿佛在宣告“我沒錯”。這般對師長毫無尊重的舉動,無疑讓身為班主任的我火上澆油。我強壓怒火問道:“瑩瑩,你非要戴耳機上課嗎?”得到她肯定的答復后,我的憤怒如瞬間被點燃的干柴,“轟”地一下熊熊燃燒起來,音量不自覺提高:“你怎能如此目無尊長,肆意踐踏學校紀律?這豈是學生應有的態度?”方才還傲慢無比的她,被我的吼聲嚇得臉色煞白,很快,晶瑩的淚珠奪眶而出。看著她如雨中梨花般瑟瑟發抖的可憐模樣,我頓時意識到自己的沖動,懊悔之情如一只無形的手,緊緊揪住我的心。我遞給她紙巾,輕聲說道:“先把心里的不快哭出來吧。”等我們都平靜下來后,瑩瑩終于向我敞開心扉。原來,英語課對她而言,猶如天書一般。老師口中吐出的一串串英文,在她聽來,宛如外星語般晦澀難懂。她也曾強迫自己認真聽課,可那些單詞就像調皮的小精靈,無論她如何努力,都難以記住。身邊的同學踴躍發言,她只能尷尬地低下頭,滿心祈禱老師千萬別點到自己。長期的挫敗感,讓她對英語課充滿恐懼與排斥,漸漸地,便生出用耳機來掩蓋內心無助的舉動。我先是安撫她的情緒,隨后懇請英語老師從基礎教起,幫她重新樹立信心。 其實,那些看似突兀的對抗并非無因之果,背后其實都隱匿著一顆渴望被理解的心。新的一年,我決心以同理心去擁抱那些“叛逆”的靈魂。我愿靜下心來,耐心傾聽孩子們的故事,不再急于評判,用溫柔與包容,為他們搭建起傾訴的溫暖港灣。同時,我也會時常審視自身,以更加開放的心態迎接改變,打破固有思維的枷鎖,與他們攜手并肩,在相互理解中,共同開啟生活的嶄新篇章。 校運會剛剛結束,同學們還沉浸在興奮與激情之中,心思全然無法收回。緊接著進行的一次測試,結果令人大失所望。試卷發下去不過半個小時,教室里便彌漫著壓抑的氣氛。大部分同學眉頭緊鎖,咬著筆頭,眼睛死死盯著試卷,卻半天寫不出答案。閱卷后的成績更是慘不忍睹。發卷子那節課,看著孩子們沮喪的神情,我靈機一動,決定不上課了,改為聊天。大家一起聊校運會的緊張和刺激、失敗或驚喜,聊該不該把心收回來、怎么收、何時收?然后制定對應的方案和措施。這堂課,為孩子們壓抑的情緒找到了一個宣泄口。 成為有愛的老師,亦是對自己的成全。新的一年,我將以愛為筆,在教育的畫卷上精心描繪溫暖與希望。在給予學生愛的同時,擁抱屬于自己的教育幸福。 (作者系武宣縣實驗小學城東校區教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