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聽過這樣一句話:“少年的肩上有清風明月和國家擔當,挑起時代的脊梁。”依我之見,天地的博大、國家的未來,都凝聚在少年手中一根小小的筆桿之上。 寒假期間,我閱讀了埃德加·斯諾的《紅星照耀中國》,深受觸動。書中,斯諾以一個外國記者的視角,真實地記錄了中國共產黨和紅軍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堅持革命理想,與國民黨反動派進行斗爭的故事。他的文字沒有夸張和美化,只有真實的記錄和深刻的思考。這種客觀而真實的敘述方式充滿了力量,讓我感受到那個時代中國人民的苦難和革命者的堅定信念。閱讀這本書不僅僅是了解一段歷史記錄,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 翻開書頁,我仿佛置身于那個戰火紛飛的歲月,跟著作者的腳步,走過山巒重疊的陜北高原,走過貧瘠荒涼的黃土高原,走過崎嶇蜿蜒的山路,來到了中國。我仿佛看到了周恩來、彭德懷等中國共產黨領導人和紅軍將領在指揮戰斗時的不朽形象,看到了他們高瞻遠矚的革命理想與信念;看到了他們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的精神;看到了他們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工作作風;看到了他們善于在群眾中發現、培養和使用人才,心系群眾的為民本色。透過作者的講述,我仿佛看到一顆紅星在西北大地閃耀,漸漸照進黑暗的中國。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斯諾對毛澤東的采訪。1970年,美國記者斯諾受邀訪問中國,毛主席親切接見了他。談話間,斯諾對毛主席說了這樣一句話:“那時候在革命戰爭年代,共產黨面臨著諸多危險。不過,您每次都能化險為夷,看來您是被命運選中的中國領袖啊!”聽到這話,毛主席的神情一楞,背靠著椅子,像是陷入了某種回憶,好一會才答道:“錯了,斯諾同志!我沒有被命運選中,而是眾多革命戰士保護了我!”在那個簡陋的窯洞里,我意識到毛澤東不僅有著革命領袖的睿智和遠見,更心懷普通人的真誠和質樸。 在閱讀過程中,我也在不斷地思考,人的一生如何才能過得充實而有意義?我想,我在這本書中找到了答案。《紅星照耀中國》不僅是對歷史的回顧,更是對未來的展望。書中的每一個故事、每一段對話,都讓我感受到了那個時代人們的生活狀態和精神面貌。雖然他們生活在物質極度匱乏的環境中,但他們的精神是富足的。他們為了理想和信念,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這種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 隨著假期的結束,閱讀也接近了尾聲。掩卷沉思,感慨良多,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但不能忘記歷史,應該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以史為鑒,為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幸福安康而努力。吾輩當以信念為筆、以奮斗為墨,書寫華彩篇章!(指導老師:韋燕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