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綰云鬟雙髻連,碧空高聳自天然。 一彎新月梳鬒發,幾點輕云貼翠鈿。 搖漾最宜臨淺水,朦朧更愛帶輕煙。 讀書留有幽巖在,野老猶然話昔賢。 這是清康熙二十二年出任武宣知縣的翁年倫游覽東鄉鎮雙髻山后,有感而發揮筆寫下的“雙髻晴嵐”詩句。 “雙髻晴嵐”是武宣古八景之一。清嘉慶年間《武宣縣志》記載:“雙髻山,在東鄉上里,離城六十里,雙峰高峙如髻,天晴有嵐煙積翠,縣八景雙髻晴嵐即此,山下有巖,音二謝讀書處。”雙髻山,海拔1016米,是武宣縣與桂平市交界之山。 近兩年,雙髻山出現冰凌景觀,有當地的攝影愛好者前往山上拍攝照片、視頻,發布到抖音等各平臺,一時間“雙髻山冰凌景觀”的話題沖上熱搜,引起人們的關注。 有一天上班期間,同事阿松說:“哪個跟我去雙髻山?”“我去,”我自告奮勇報名。于是,我和同事共四人一同前往雙髻山,這是我第一次去雙髻山。 車子路過松響水庫,拐進左邊一個路口就是上雙髻山的路段了。一路上,路面坑坑洼洼,尖石塊隨處可見,我們都擔心尖石會軋破車輪,不由得捏了一把汗。蜿蜒的山路曲曲折折,車子駛入雙髻山的風力發電山峰路段,轉過一個又一個彎,眼前豁然開朗——漫山遍野的冰凌銀裝素裹,蔚為壯觀。 我們迫不及待地下車。路邊的石塊披上了銀裝,像是童話里精靈的座椅;山坡上的野草低垂著頭,每一片葉子都裹著厚厚的冰晶,仿佛披著水晶盔甲的士兵;樹枝上結滿冰凌,有的枝條被壓彎了腰。我蹲下身,細細端詳一株被冰晶包裹的野草:冰晶層層疊疊,像極了能工巧匠精心雕琢的水晶花;透過晶瑩的冰層,還能看見里面翠綠的草葉,仿佛被封印在時光里的精靈。 山坡上,玉樹瓊枝銀裝素裹,風力發電機靜靜地矗立著,巨大的葉片和地面的人行梯也結滿了冰晶。我不禁想起兒時讀過的童話繪本,那些描繪冰雪王國的畫面,此刻竟在眼前真實上演。只是,再精美的插圖也比不上眼前這渾然天成的景致。每一片葉子、每一根樹枝,都是大自然的杰作,都是時光凝結的詩篇。 我們一路走走停停,邊賞景邊拍照,記錄這冰凌世界的美麗奇觀。 最后,我們來到了武宣與金秀交界的山峰,依舊興致勃勃地拍個不停。突然,一陣山風吹來,放眼望去,仿佛有雙無形的手輕輕掀開了天幕。四周山峰和山坡出現了乳白色的霧海,霧海鎖住了群山,形成了獨特的、寬廣的“湖面”。遠處的山峰若隱若現,宛如浮在云端的仙島;近處的山坡被云霧籠罩,化作一片朦朧的幻境。 我們站在雙髻山頂,仿佛置身于蓬萊仙境。霧海在腳下流淌,時而如絲綢般柔滑,時而似波濤般翻涌。阿松操控著無人機,鏡頭下的霧海浩瀚無垠,宛如一片凝固的白色海洋,將群山環抱其中。 山風掠過,帶來絲絲涼意,卻吹不散心中的激動。我時而向東,時而向西,貪婪地用相機記錄著每一個角度的美景,生怕錯過任何一處細節。 “金哥快來,我們拍個合照留影。”同事的呼喚將我拉回現實。我們站在霧海邊緣,背對著這壯麗的景色,想要將這仙境般的時刻永遠定格。在這霧海之上,時間仿佛靜止了。我們不再是塵世中的過客,而是誤入仙境的凡人,被這壯麗的自然奇觀深深震撼。 大概十分鐘后,山風吹散了靜止的霧海,雙髻山四周恢復了原貌,我們才依依不舍地離開。 在返回縣城的路上,我閉上眼睛休息,但腦子里就像電影一樣回放剛才的一幕幕畫面。回望那片霧海,它依然靜靜地流淌,守護著這片山巒,守護著這個如詩如畫的仙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