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文友俞石勇、蒙曲兩位老師盛情邀約,端午前夕便約定:擇一良日到俞府品茗論文。今日下午兩點,我如約前往俞老師家。 俞老師家位于紅水河畔,小區(qū)環(huán)境清雅,綠意盎然。按著門牌號尋去,俞老師早已在門口笑迎。步入茶室,蒙老師正嫻熟地侍弄著茶具,沸水注入,茶葉翻騰舒展,清雅的茶香已悄然彌漫開來。茶桌上,茶葉、茶具早已擺好,水果、花生、糕點之類的美食一應(yīng)俱全。 “來來來,坐下來。我剛想給你打電話呢!”蒙老師招呼著,遞過一杯熱茶,“端午前就說好,我們來老俞這兒喝喝茶,好好聊聊文學(xué)。”一陣寒暄之后,文學(xué)的話題便在平靜自然的氛圍中展開。 茶色金黃透亮,輕輕一呡,溫?zé)岬牟铚胄男亍S崂蠋熜θ轁M面,問我:“攀副,近期讀了你在公眾號發(fā)表的作品,作品質(zhì)量不錯哦!而且公眾號也小有名氣了,不妨聊聊心得?”我連忙擺手:“心得實在談不上,不過是寫一些豆腐塊式的短文,表達一些粗淺的感悟體會而已。”談及閱讀,我從前偏愛閱讀古典、哲學(xué)方面的書籍,現(xiàn)代文學(xué)涉獵極少。真要說我走上寫作這條路,還得感謝蒙老師的悉心指引。 “閱讀是主要的,”蒙老師輕啜一口茶,面色紅潤,“你這兩年閱讀量夠大,季羨林、余秋雨、汪曾祺、林清玄、周國平、遲子建這些名家的作品讀了不少。圖書館的文學(xué)期刊也沒少讀,這種閱讀習(xí)慣是非常好的。”他接著說:“重要的是堅持!你堅持記錄生活隨筆的習(xí)慣,極好。” 俞老師也分享了近期閱讀感悟,說到語言表達的困擾,竟與我的感受不謀而合。“是啊,”我深有同感,“如何將生活素材通過精準凝練的文字表達在紙上,讓文字既通順又有韻味,這確實比較難!” 聽了我們的話,蒙老師略微思索,放下茶杯,深沉地說道:“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平日閱讀、積累、練筆不足所致,急不得。多讀經(jīng)典作品,琢磨他們?nèi)绾斡米秩缃穑晃覀円忻翡J的眼光,善于捕捉生活的素材,還要筆耕不輟,多寫多練;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作品寫完之后不急于求成,要多改,像匠人打磨器物一樣反復(fù)拋光,直到自己滿意為止。一句話,作品是寫出來的,好作品是改出來的。我們寫作最終是為了內(nèi)心的充盈,是記錄生活的痕跡,如果還能給人一些啟迪和影響,那就更有價值了。”他話語不多,卻道出了寫作的初心真意。隨后,他還就拓展題材、優(yōu)化文章結(jié)構(gòu)方面的話題分享了自己的心得。寥寥數(shù)語,卻如清泉浸潤心靈,令人耳目一新、收獲頗豐。茶香裊裊,在愉悅的氛圍里,我們?nèi)艘贿吰凡瑁贿叡磉_自己的觀點和感受。 不知不覺間,窗外日影西斜。俞老師將一篇手稿遞給我:“這是我新近寫的散文,攀副抽空幫忙斧正,多提意見。”我雙手接過文稿:“意見不敢提,我們大家共同進步最好!” 時光匆匆,轉(zhuǎn)眼間已是下午五點。雖意猶未盡,我卻不得不告辭而去。起身離去之際,我信步走到窗邊。夕陽的余暉下,紅水河碧波蕩漾,岸邊綠樹蔥蘢,遠處樓宇參天,眼前的景色猶如一幅水彩畫卷。方才,茶室里的暖意、茶香以及關(guān)于文學(xué)的妙語,仿佛也融入了這寧靜的畫卷之中,余韻悠長,回味無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