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于我而言,是生活中最珍貴的財富。每一本好書,每一次閱讀的瞬間,都讓我沉浸于書海之中,與書中的人物、情節、情感產生共鳴,感受生活的美好,見證自己的成長與進步。
年少時,小人書是我最癡迷的寶貝。那時,只要去趕集,我都要省下錢來買幾本小人書。《敵后武工隊》《閃閃的紅星》《小兵張嘎》……這些小人書成為我最珍貴的收藏。晚飯后,我常常坐在院子里,沉浸在小人書的世界里。記得《小兵張嘎》中的嘎子,他的勇敢與智慧深深吸引了我。每當讀到他與鬼子斗智斗勇的情節,我都會激動不已,仿佛自己也置身其中。還有《賣火柴的小女孩》,當我讀到她在風雪中瑟瑟發抖的場景,我的心也跟著揪了起來。那微弱的火柴光,不僅照亮了小女孩短暫的希望,也在我的幼小心靈里種下了善良與同情的種子。那些日子,閱讀成了我生活中最美好的部分。 隨著年歲的增長,我開始涉足四大名著。每一部作品都以其細膩的筆觸、豐富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社會洞察力讓我深深著迷,它們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人生哲理。閱讀它們,仿佛開啟了一場穿越歷史與人性的奇妙之旅。讀《紅樓夢》時,我被曹雪芹筆下那個繁華而又悲涼的大觀園深深吸引。書中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個大家族的興衰榮辱,以及人物的悲歡離合。在閱讀中,我仿佛置身于那個古老的世界,感受到那個時代的風土人情。這本書讓我明白了人生的不易,也讓我學會了珍惜眼前的幸福。讀《西游記》時,書中“人生五味雜陳,各有各的難處”這句話讓我深刻體會到人生的艱辛。師徒四人在取經路上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得真經。那信念堅定的精神讓我深受啟發。讀《水滸傳》時,“官逼民反”的主題讓我深刻認識到社會的不公與人民的反抗精神。其中,“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陸虞候火燒草料場”這一情節,讓我對林沖的遭遇深感同情,也讓我更加珍惜現在的和平生活。讀《三國演義》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一觀點,讓我對歷史的發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而諸葛亮智計百出、鞠躬盡瘁的形象,更是讓我深感敬佩。 去年,我在鳳凰古城旅游時,帶著《撒哈拉的故事》漫步于古城。當看到一位賣鮮花餅的阿婆轉身時,她頭巾揚起的弧度,竟讓我想起了三毛筆下的沙哈拉女人。那一刻,我突然領悟到,閱讀并非是對現實的逃避,而是為平凡生活鍍上一層詩意的濾鏡。 如今,我雖已年過半百,對閱讀的熱愛從未改變。在我的案頭,除了四大名著,還有世界名著和哲學類書籍。其中,《沉思錄》讓我領悟到人生的真諦。書中:“人應該關注內心的平靜和內心的力量。”這句話讓我明白,無論面對何種困難與挫折,我們都應保持內心的平靜與力量。這種內心的平靜與力量,讓我在面對人生的挑戰時更加從容堅定,也讓我更加珍惜自己的努力與付出。 閱讀,讓我懂得,它是生活的另一種延伸,是心靈與世界對話的橋梁。每一次閱讀,都是一次新的旅程,一次與自己、與世界的深度對話。書香之美,不僅是感官上的享受,更是精神上的滋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