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有人選擇在旅游中度過,有人則在工作中堅守崗位,而我們家,卻是在一場別開生面的運動競賽中度過了一個充滿活力與快樂的春節。 匹克球運動是去年年末才在縣里推廣的新興運動,它融合了網球、羽毛球和乒乓球的運動特點,是一種隔網對抗的結合體。在此之前,我不僅沒有見過此類運動,甚至連聽都沒聽說過。不過,作為一名運動愛好者,我深知運動之間是相通的。盡管我這幾年因為膝蓋出現問題,極少再打球,而且在網球、乒乓球和羽毛球上都只是“菜鳥”級別,但這絲毫不影響我對學習新球類的熱情。更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推動匹克球運動的快速推廣,去年12月,縣教體系統率先開展了單位團體競賽。作為縣教體局的一員,我主動組織局里那些熱愛運動且愿意學習的同事們一起訓練,虛心向參加過匹克球培訓的同事請教。經過十多天的刻苦練習,雖然我們在比賽中遺憾地未能取得理想的成績,但名次也還算不錯。 比賽結束后,我有幸參加了縣里組織的匹克球培訓,對匹克球的認識有了全新的提升。臨近新春,看到縣里春節期間將舉辦匹克球比賽,我便躍躍欲試,并極力鼓動兒子報名參賽。兒子從小只愛打籃球,對網球也只是略知皮毛,但經過一番猶豫,他最終還是答應了。 兒子從未打過匹克球,從報名到比賽只剩下十多天時間,而他同時還參加了籃球協會組織的年前籃球賽。我只能利用他沒有籃球比賽的晚上教他打匹克球。好在他悟性很高,第一個晚上就掌握了基本技巧。第二個晚上我們進行比拼,輸贏各半;到了第三個晚上,我已完全贏不了他了。記得大年初一晚上,兒子邀請我去球場拉練。彼時球場空無一人,連散步的人都寥寥無幾,空曠的球場上只有我們揮拍擊球以及交流探討的聲音。然而,我卻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幸福,連山谷中吹來的風都似乎變得溫暖起來。以至于現在有人問兒子是誰教他打匹克球時,他都會笑著說:“我媽媽是我的啟蒙教練。” 從大年初四到初七,是我們參加匹克球比賽的日子。每天,我和兒子一起趕往球場,分別參加各自類別的比賽。我們互相加油鼓勁,為對方提出打球技術和方法上的建議。雖然兒子最終在男單和男雙比賽中止步八強,而我也僅獲得了女雙的第三名,但我們雖有遺憾,卻也十分滿足。 春節期間,我的愛人雖然不喜歡運動,也沒有運動天賦,甚至從不觀看我和兒子的訓練和比賽,但他卻十分支持我們的比賽,任勞任怨地做好我們的后勤保障工作,保證我們的一日三餐。 幸福是什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年過半百,經歷了諸多世事的我,覺得幸福就是家人健康,能夠在一起做有意義的事情。這種幸福,是金錢無法衡量和替代的。母子上陣齊競賽,無論多少年后想起,我相信都是一種溫暖而美好的回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