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工業園區發展、營商環境優化等重點領域開展聯動監督19次,解決企業用地、政策兌現等實際問題26個;積極搭建“政金企”協商平臺,促成金融機構與企業面對面對接,累計為企業解決貸款76億元……一組組扎實的數據,見證了來賓市政協深入開展“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 委員行動”的豐碩成果。 近年來,來賓市政協深入貫徹中央、自治區黨委關于加快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的決策部署,積極響應自治區政協號召,高位統籌、精準施策、全員聯動,推動“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 委員行動”走深走實,為助推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高位推動強根基 閉環監督促落實 市政協始終將開展“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 委員行動”作為重要政治任務,以高位推動確?!拔瘑T行動”方向不偏、力度不減。 2024年4月,市政協召開動員部署會,制定專項實施方案,向全體政協委員發出開展“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 委員行動”倡議,形成早謀劃、早部署、早落實的工作格局。此后,市政協黨組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推進,將“委員行動”目標細化為具體任務,分解到12個界別黨支部、委員活動小組及工業產業委員黨支部,并納入量化考核體系,以制度的剛性激發委員的履職動能。 為確保各項舉措落地生根,市政協構建起“黨建引領、平臺支撐、閉環落實”的三位一體工作機制。其中,“報送—交辦—辦理—督辦—反饋—評價”的全鏈條閉環辦理落實反饋機制,成為推動成果轉化的關鍵抓手。通過這一機制,廣大政協委員圍繞加快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建設提出的意見建議,從收集到落地,實現全程可追蹤、可評估,有效打通履職成果轉化的“最后一公里”。 此外,市政協積極創新監督方式,推動民主監督與紀律監督協同聯動,不僅為民主監督注入新活力,還為雙循環便利地建設筑牢了“保障網”。其中,市、縣兩級政協與紀委監委緊密協作,圍繞工業園區發展、營商環境優化等重點領域開展聯動監督19次,解決企業用地、政策兌現等實際問題26個;通過專項視察、“回頭看”等方式,對柳梧鐵路、武忻高速路等自治區重點項目建設進行持續跟蹤,確保項目按計劃推進。 精準施策謀突破 服務發展顯擔當 市政協堅持“調研為基、招商為要、服務為本”,精準發力破解發展難題。如聚焦投資、消費、資金流動、物流暢通等涉及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的工作,組織委員深入一線開展專題調研;圍繞“推進園區深化改革”“提升營商環境服務水平”等議題,調研組實地走訪企業、園區200余次,形成多份高質量調研報告,為我市構建“五千九百”現代化產業體系、優化生產要素保障提供了重要參考。 招商引資是擴大開放合作的“重頭戲”。市政協充分發揮委員聯系廣泛的優勢,號召委員化身“招商先鋒”,圍繞人工智能、綠色建材、食品醫藥、輕工等重點產業鏈開展招商活動,由市政協主要領導帶隊赴粵港澳大灣區等先進地區,宣傳來賓的投資環境和優惠政策,精準對接項目資源。截至今年7月,市政協、各縣(市、區)政協班子成員參與對外招商活動70多場次,政協委員參與招商引資活動250多場次,成功吸引了一批優質企業到來賓考察投資,為產業振興注入新動能。 同時,市政協組建了多個產業服務團(組),深入企業開展調研走訪200多場次,通過專題協商、現場辦公等方式,協調解決企業融資、用工、物流等難題290多個。尤其在破解融資瓶頸上,積極搭建“政金企”協商平臺,促成金融機構與企業面對面對接,累計為企業解決貸款76億元,有效緩解企業資金壓力。 委員擔當作示范 履職盡責譜新篇 市政協鼓勵廣大委員立足本職、主動作為,在各領域展現“委員之為”,以實際行動詮釋“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的使命,涌現出一批履職典范,為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凝聚了強大合力。 其中,全國勞動模范林偉民委員深耕糖業多年,帶領企業投入1.5億元進行技術改造,推動產業鏈提質降本增效,其實施的“甜蜜事業”聯農計劃讓5萬戶蔗農共享發展紅利,用實干守護國家“糖罐子”;自治區級非遺項目“壯族織錦技藝”代表性傳承人蘭培文委員堅守誠信經營,帶動1400多位織娘脫貧致富,今年6月被授予全國“誠信之星”稱號,既傳承了優秀傳統文化,又為鄉村振興與雙循環建設架起了“連心橋”。 未來,來賓市政協將持續深化“委員行動”實踐,聚焦產業升級、循環通暢、開放提升等重點領域,以更實舉措、更強擔當,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政協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