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繳費幾百塊,也沒看病報銷,這居民醫保到底值不值得買?”——這是許多人在醫保繳費窗口期反復掂量的問題。買與不買,表面是幾百元支出差異,實際卻是關乎一個家庭的“救命錢”。 興賓區籍居民何小林(化名),今年4月出了意外,輾轉來賓多家醫院治療,花費已超17萬元,由于該居民未在2025年度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規定的集中參保繳費期(2024年9月1日至12月31日)內完成參保繳費,只是在入院后(2025年4月6日)進行了參保繳費,因此,要到7月6日后才能享受醫保待遇,從入院之日起至7月5日期間的相關醫療費用需自行承擔。 針對居民何小林的情況,市醫療保障局待遇保障科科長韋良金表示,根據2025年新政策,除新生兒等特殊群體外,未在集中參保繳費期內參保或中斷繳費的居民,需經過3個月的等待期后方可享受醫保待遇。 據悉,我國居民醫保是自愿參保。過去存在部分人員“鉆空子”現象:身體健康時不繳費,生病后才參保享受醫保待遇。如不設立待遇等待期,這種行為將損害所有參保人的共同利益。因此,為保障醫保制度長期穩定運行,對斷繳人員及錯過集中參保繳費期參保的人員設置了待遇等待期。 2024年12月30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醫療保障局會同多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健全基本醫療保險參保長效機制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從2025年起,通過建立“兩個激勵”和“兩個約束”機制,更好地落實依法參保,鼓勵連續參保,強化有感參保,減少選擇性參保、投機參保等現象,努力實現應保盡保。 “兩個激勵”指的是連續參保和醫保基金零報銷有激勵。連續參保激勵是自2025年起,對連續參加居民醫保滿4年的參保人員,之后每連續參保1年,大病保險最高報銷額度每年遞增2000元。醫保基金零報銷激勵是對從2025年起當年居民醫保零報銷的參保人員,次年提高大病保險最高報銷額度2000元。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連續參保激勵和基金零報銷激勵累計提高總額不超過全區居民大病保險原最高報銷額度的20%。 如某群眾從2025年起參保,未使用過醫保報銷,下一年大病保險最高報銷額度增加2000元,如果他2025年至2028年連續參保了4年,從2029年起只要持續參保,他的大病保險最高報銷額度會再逐年增加2000元。 “兩個約束”指的是未在集中參保繳費期參保或未連續參保有約束,設置了固定等待期和變動等待期。自2025年起,除新生兒等特殊群體外,對未在居民醫保集中參保繳費期參保或未連續參保的人員,設置參保后固定等待期3個月,待遇等待期間發生的門診、住院等醫療費用不能享受醫保報銷。其中未連續參保的,每多斷保1年,在3個月的固定等待期基礎上再增加1個月的變動等待期。 例如某群眾未在我區規定的集中參保繳費期(2024年9月1日—12月31日)參加2025年度居民醫保,如果他于2025年1月2日參保繳費,將會設置固定待遇等待期3個月,在待遇等待期期間,該群眾不能享受醫保報銷,要從4月2日后才能開始享受醫保待遇。 考慮到參保人的實際情況,《通知》也提出允許參保人通過繳費修復變動等待期,每多繳納1年的費用可減少1個月的變動等待期。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連續斷繳4年及以上的,通過繳費修復后仍需最少等待6個月。同時,還會降低大病保險最高報銷額度,每斷保1年,降低居民大病保險最高報銷額度2000元。
|